五五世纪|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01-09

人民币汇率“六连涨”折射中国经济向好预期******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虽有狂风骤雨 ,更有辽阔深邃和澎湃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充分认识并切实用好我国经济发展 的多方面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 ,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持续增强“进”的动能,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定将不断焕发新气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起好步 。

  2023年开年6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出“六连涨” ,进入6.7元区间。1月9日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265,创下2022年8月22日以来新高 ,调升647个基点。当日离岸 、在岸人民币盘中双双收复6.8元关口 。1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611 ,再次大幅上调654个基点 。这轮自2022年11月开启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反弹回升,至此已累计上涨超6% 。

  从去年末到今年开年至今,人民币汇率走出了一波反弹回升行情。2022年底以来 的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 、境外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坚定看好我国经济发展 。特别是近期,得益于稳增长政策显效 ,经济活动加快恢复,给予我国资产乃至人民币汇率更多溢价 ,人民币汇率得以在一篮子货币中走势领先。不仅是汇率市场,在经济复苏预期的支撑下,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更是表现出极大热情。展望2023年 ,国内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对人民币汇率将构成强有力支撑 。

  消费正在回暖 ,中国经济企稳反弹明朗。去年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小 的困难挑战 ,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疫情仍是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 ,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应当看到,这些问题 是前进中的困难挑战 ,我国经济韧性强 、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烟火气升腾 、百业回暖。相关部门的数据作出了有力的说明——元旦假期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较去年11月份增长109%;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 ;新年首日 ,全国营业影院数量创下近10个月以来的新高;“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首日 ,全国网络零售额452亿元 ,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了6.5%。

  尽管疫情并未完全结束,但生活正在被一点点焐热,消费正在加快回暖 ,传递出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信号 。面向崭新 的2023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 ,只要我们内心笃定,充满信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就一定能够逆风而上、奋楫扬帆 ,在向上、向好、向着高质量发展 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恢复、企稳向上 的重要保障手段 ,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激励工具。2022年我国综合施策 ,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组合式手段并举。中国经济航船能在外部风浪 的多轮冲击下保持平稳运行,一条重要经验就 是持续强化政策联动,一系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 。经过应对内外部各种冲击挑战的实践,宏观调控举措更加丰富,政策储备工具更加充足 ,各方面准备更加充分。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23年要适度加大政策扩张 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 ,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 的杠杆作用 ;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今年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 ;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兼顾 ,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就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 的合力。

  世界之变 、时代之变 、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 的方式展开 ,“虽有狂风骤雨 ,更有辽阔深邃和澎湃动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并切实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方面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 ,继续夯实“稳” 的基础 ,持续增强“进” 的动能 ,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期向好前景 的中国经济定将不断焕发新气象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五五世纪

东西问|曾明:为何在人生“至难”,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编者按: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 ,再度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激励奋进,引发热议。此古语出自苏轼名篇《思治论》,中新社“东西问”特专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 ,解读为何在人生“至难”,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中新社成都1月6日电题 :为何在人生“至难”,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专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 ,彼独何术也 ?”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年仅26岁 的苏轼在《思治论》中提出疑问 。苏轼用自己起伏波折的一生给出答案: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 ,他写下“天下第三行书”与千古雄文《赤壁》二赋 ;晚年被贬惠州 、儋州 ,依旧乐观旷达 ,留下华章无数 。

  在人生低谷,苏轼如何从“至难”转向“至远”?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用什么样的精神面对“至难” ?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苏轼为什么在《思治论》提出“古之人 ,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 ,彼独何术也 ?”

  曾明:苏轼一生,元丰二年(1079年)遭遇“乌台诗案”之前为前期 ,元丰四年(1081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之后为后期 ,中间两年可谓大彻大悟期。他的一生 ,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前期“桃李春风” ,后期“江湖夜雨”。

  《思治论》为苏轼26岁时所作,恰好是他“桃李春风”之时。当时苏轼出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已两年 ,他洞察民间疾苦、了解地方行情。在文中对当时朝政“三患” ,即“财之不丰 、兵之不强、吏之不择”之弊 ,提出了要“课百官,安万民,厚财货 ,训兵旅” 。

  在《思治论》中 ,苏轼还提出了“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 ,彼独何术也”一问 。可见,“至难”和“至远”,在苏轼心中是辨证认识的。即世间万事万物 ,都可以由难转易 ,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幼树会成林,溪流终入海。他坚信只要定下心思去做,就肯定能达到目标 。

四川眉山三苏祠内 的苏东坡的雕像 。张忠苹 摄

  中新社记者 :苏轼提出的哪些主张,对今日中国式现代化仍有参考之处 ?

  曾明:《思治论》全文虽只有2000余字 ,却清晰表明了苏轼早期的一些理念 。他在文中表示 ,执政重民生,以人民为本;安定靠制度,讲规则规矩 ;太平须“活法”,应改革创新。

  此外 ,《思治论》还提出“发之以勇 ,守之以专 ,达之以强” ,其意为在目 的明晰、规划周详的情况下 ,政策就应得到坚定不移的执行,只有这样,事业才能获得成功 。

  苏轼一生据“活”而变 ,从中看到了人世间 的善。他明白“功业见于变” ,认为“执一而不知变,鲜不厌者”,做到了“一”与“多” ,“恒”与“变” 的统一 。苏轼主张渐变,而不 是“突变” 。苏轼“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的“通变”思想 ,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位于四川眉山 的三苏祠。王磊 摄

  在文化方面,苏轼因“活”而新,从中发现了万物的美。他深知“新”乃自成一家之根本 ,这在诸多诗文中有言 。《书吴道子画后》论作画,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评草书》讲书法 ,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

  苏轼通过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文为赋 、以赋为文、以诗为文等做法,使新体更加成熟,旧体别开生面。比如《雪堂记》等均缀以骚体 ,《观妙堂记》等以对话行文 ,呈现赋体文 的特点,前 、后《赤壁赋》等,打破成法以赋为论 ;《庄子祠堂记》等借“记”作“论” ,使文章获得更加不朽的生命力 。

  不拘法度 ,不断创新 ,苏轼对“活法” 的创造实践 ,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而言,依然具有启示 。我们要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 的文艺作品 ,才能真正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世界亲近中华文化,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 、读懂中华民族 。

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内欣赏苏轼名作《潇湘竹石图》长卷。侯宇 摄

  中新社记者 :苏轼有哪些华章,成于“犯其至难”?为什么艰难困顿之时,反而成就他艺术的辉煌?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用什么样 的精神面对“至难”?

  曾明 :苏轼不仅将“活法”贯通于诗文词赋 、琴棋书画 ,甚至待人接客之中,还实践在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逍遥之中 。自然中的“烟雨”,生活中 的“烟雨”,仕途中的“烟雨”,在苏轼看来 ,都 是由“至难”向“至远”转换 的必由之路。

  不管“大江东去” ,还 是“明月几时有” ,惬意欢喜、磨难坎坷,苏轼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在“至难”中依然能够保持从容洒脱 、怡然自得的快意人生 。年过六旬的苏轼被贬蛮荒之地儋州,他不绝望不怨恨 ,而是登高望远 ,享受绝美海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屡遭打击,沧桑羁旅 ,却仍有“人生如梦” 的哲思 ,有“江海度余生”的豁达,有“竹杖芒鞋轻胜马” 的遐想 。苏轼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包含了人性 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展现了最为健全、圆融,可信 、可爱、可敬 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 ,几乎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古代文人士大夫 的所有期许 。

观众在参观“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杜洋 摄

  从“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到“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再到“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同样反映出,事不避难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 的精神密码。

  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 的文化史、五千多年 的文明史 ,经历了太多风雨坎坷 。面对任何“至难”,我们始终迎难而上,这与中华民族昂扬 的精神境界、宽容的理想格局密切相关 。事不避难难变易 ,胸无“至远”易变难。新年新气象 ,中华民族人人都心怀“至远” 的目标 ,就没有克服不了 的“至难”。(完)

  受访者简介 :

  曾明,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 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10月至2019年4月任西南民族大学第九任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文论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活法’说考索”等4项 ,出版专著6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编 、转摘、全文转载。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 。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